天天热点!幸福 | 班主任专题培训系列(二)——讲述我的育人故事

为引导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提升教师育德能力。2023年4月21日下午,朝阳区实验小学幸福校区、柳芳校区、体育场路校区和东坝校区的全体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班主任专题培训活动。

幸福校区和柳芳校区的班主任代表梅瀚文、苏博为、刘森然、聂博、王长柏5位老师,结合自身工作,讲述自己的育人故事。


【资料图】

共同守望静待花开

梅瀚文老师在面对情绪不可控的学生时有自己的转化方法。第一是换位思考,和学生进行单独对话,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冷静处理,等学生情绪平复下来,再进行沟通。教师可以进行身份角色的转换,成为他的知心朋友,与之共情,让学生更好地信任自己。第二是家校沟通,获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后共同解决,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巩固学生正确的行为。老师以平等的姿态和朋友的角度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发泄出来。当家长看到希望也愿意与老师配合。第三是集体接纳,理解帮助,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同学们相互理解和帮助,做好自我管理,不轻易被影响,当被一个群体接受、包容和肯定后会有更大的被认可感和集体意识,情绪失控时也会更加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对大家的影响。第四是团队合作,并肩前行,和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妥善地处理问题,校领导和年级主管出谋划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班主任工作更加有力度。

聚力同行 用“微光”撬动心灵

苏博为老师虽然是副班主任,但是他对特别关爱儿童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特别关爱儿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自我封闭倾向,不想与外界交流或接触,或者想与外界接触但是找不到路径。而导致这样情况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庭、身体、学习、精神等方面的问题,让特别关爱儿童不会与他人良好的交流沟通。因此对于特别关爱儿童,教师需要采取与一般学生不相同的工作方式、方法,与特别关爱儿童建立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才能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正常的交流沟通。在实践中,苏老师也摸索出了自己的育人模式:缓解情绪冷处理,“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指定能力较强且乐于助人的同学作为同组成员帮助特殊学生。

只要老师为其创造好沟通环境,理解学生的想法,与其平等相处,认真倾听,为他们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才能让孩子有所成长。

成就更好的你

刘森然老师作为副班主任,讲述了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继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转变过程。在向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迅速与学生建立起信任,让学生认识到副班主任与班主任的要求是一致的。刘老师通过实例归纳出了自己的方法:第一,抓住机会肯定学生,放大或美化他们正面的小举动,调动积极性,引导同学们对他们的正向关注和评价,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自尊。第二,利用学生的自身优势,在班级中安排岗位,合理分配学生的精力。第三,通过对其他同学的引导,降低同学们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度。第四,安排自理能力强、踏实认真的同学坐在问题学生旁边,在正向的带动下更快、更好地成长。

学校和老师塑造出的不是批量生产的优秀生,而是独一无二的、能正确认识自我、自尊、自信的人,我们要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聂博老师以她特有的方式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在学生情绪激烈的时候不急于处理问题,先缓解情绪。不以暴制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保持平静。对孩子的严格必须建立在关爱和尊重的基础上。对待冲动的“小霸王”,老师可以用具有同理心的话语回应孩子的情绪,用温和的动作舒缓孩子的情绪,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暂缓孩子激动的情绪。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安排动静穿插的活动,主动给孩子提供当小帮手的机会。对于专注力不集中的孩子,老师要做好家校沟通,保证孩子吃饱、睡好,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创造简化的环境,使孩子不分心。在学习上可以做小段落的切分,不把问题和难点集中。对于爱哭的孩子,老师要强化孩子勇敢不哭的时刻,为孩子创造挑战的机会,安排感兴趣的事物。老师就应该不放弃一个学生,不落下一个孩子。

坚定信念 做执着于教育的践行者

王长柏主任是一名有着教育情怀的老师,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体育学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分析,运动能力提升学生快速成长的突破口。指导家长,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建立锻炼档案,记录成长过程,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挖掘闪光点,及时评价鼓励,利用运动助手评价激发运动热情。持之以恒、以身作则。在家校配合下,学生的体质发生了变化,而且表现得更加自信阳光、主动大方。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为教师要经常性地从教育中获得反思,借鉴别人的经验,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和课堂,以德立教,做关爱学生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摄影: 高旭

撰稿人:夏莹莹

审核人:胡爱国、赵黎明

记得在页面末尾右下角点击“在看”哟,喵呜~

热文推荐

3

扫码关注朝阳区实验小学公众平台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为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